每個國家地區對企業都有相關的扶助政策,自金融危機后,針對深圳減速機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及問題,市領導著力改善減速機企業政策環境,陸續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后,大部分企業都已經度過了難關,但從總體來看,目前減速機企業對發展環境的改善亦不容樂觀,長期發展信心不足,動力不夠強勁,對創業、創新的激情并沒充分釋放,呈現出短期化、投計劃趨勢。
對深圳減速機企業而言,政策效果沒想象中明顯,表明既有政策并沒有完全切中企業的癥結或要害。因此,除了需要進一步探索扶持政策的實施機制外,還要在對現有政策進行全面反思和系統總結的基礎上,做出相應的政策調整。當務之急,是從政策的基本思路上有所突破。
深圳減速機企業發展的新階段與政策供需
與深圳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減速機企業發展也進入新的階段。從政策供給層面看,要由過去主要關注企業數量的增長和一般生存需要,轉變為更加注重企業發展質量的提升和效率的增長。從政策需求層面看,在對政府政策仍有較高預期的同時,
企業更加希望政策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和協調性,以減少企業長期決策的不確定性和難度,增強企業家創業、創新和推動企業高質量成長的信心。因而,企業政策應該以此發展階段為背景,從政策思路、政策措施和政策評估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調整,以便更好地促進減速機企業成長力的提升。
政策的扶持和援助對于改善減速機企業經營環境、緩解企業短期經營困難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應該認識到這樣的政策思路具有的局限性以及由此帶來的問題。顯然,單一的扶持性政策和援助性政策難以滿足企業發展新階段的轉型和升級要求。
從政策的特征來看,扶持性政策和援助性政策缺乏長期性、協調性和可操作性。針對減速機企業的扶持和援助政策主要著眼于解決當前企業短期經營中出現的突出問題,應急優于常態,近期重于長遠,事后補救甚于事前預防,“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導致企業難以形成穩定的、長期的信心和預期;政策之間缺乏協調性,政出多門,不能形成著眼長遠效果的政策體系,也影響了政策的實施,降低了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僅如此,一些旨在進一步放開民營經濟、中小企業投資領域,降低市場準入限制的政策實施細則遲遲沒有出臺,政策落實困難的問題依舊突出。
從政策的實施來看,扶持性政策和援助性政策缺乏有效的運作機制。深圳減速機企業扶持政策缺乏明確的實施主體、責任主體,或者缺乏具體的項目作為政策載體,導致這些政策難以推進、不能落實、預期政策效果難以實現、部分政策僅停留在文本層面。同時,由于缺乏專業、高效、客觀的政策效果評估,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政策的實際效果難以得到客觀的評估,不利于政策措施的優化和政策體系的完善。
從政策的效果來看,扶持性政策和援助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市場作用的發揮。深圳減速機企業扶持性政策和援助性政策不可避免地顯現出較為濃烈的行政干預色彩,從而削弱市場手段的重要作用,強化和引導了企業行為的投機化和短期化。而且政策效應越強,這樣的導向作用就越強。此外,在當前的政策運作條件和實施機制下,扶持性政策和援助性政策很難體現其普適性和公平性,從而導致企業從相關政策中“尋租”的現象。這極大地削弱了企業政策的實施效果,進一步破壞了市場機制,放大了市場波動。
為適應深圳減速機企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克服當前政策的局限性和存在問題,減速機企業政策需要從基本思路上尋求突破,由單一的直接面向企業的扶持和援助向完善服務體系和服務功能為主、直接扶持和援助企業為輔轉型,從而更好的發展減速機企業,讓企業看到發展的希望。